針對中國一直存在高校畢業生“就業難”與國內企業大量存在的“用工荒”矛盾,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近日在一次論壇上公開表示,高校轉型改革方向已明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的人是技術技能型,明確指出國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學校中將有600所左右轉向職業教育。記者從江蘇省教育廳高教處公佈2014年高等學校軟件服務外包類專業嵌入式人才培養項目的通知瞭解到,江蘇省教育廳高教處正式批覆江蘇省內共有六所高校的八個專業與達內集團進行軟件服務外包類專業的嵌入式人才培養合作,在推進教學改革、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實訓實習、加強老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教育改革劍指就業
  最近連續幾年來,大學生畢業人數屢創新高,2014年更是突破700萬人,被戲稱為史上更難就業季,另一方面,國內大量企業面臨招工難,很多技術技能型崗位招不到人。出現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到職業技術學校再學習的現象。造成原因很大部分與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有關,高校畢業生走入社會,學術知識陳舊,缺乏相應的實踐能力,與企業需求相悖。中國解決就業結構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應該說,教育部高校轉型改革方向是非常明確的,也是非常正確的,對高校、大學生和整個社會都有很大的好處。
  達內從2005年開始與大學進行教育改革與轉型嘗試,合作大學數量超過500所,在助力大學向技術型發展、學生向職業化培養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此次與江蘇6所高校的合作,包括淮海工學院、淮陰工學院、江蘇師範大學、無錫太湖學院、揚州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在內的6所高校,除江蘇師範大學之前與達內有專業共建合作之外,其餘5所院校均是今年首次與達內展開專業共建方面的合作。
  高校轉型面臨挑戰
  教育轉型和改革對高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最主要的困難有三個方面:首先,從根本來講,大學運作規律與企業運作差異很大,大學環境無論從體制建設、課程設置和老師編製上都需要全方面改革,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第二個方面,大學內在教學力量、師資力量和研發力量嚴重不足,有些大學老師在企業的經驗非常少,實際項目能力需要提高,第三個方面,大學對接企業真實需求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比如在IT行上,按著名的摩爾定律,技術更新,應用迭代,每半年就有一次技術升級,與此對應,企業人才需求就會發生變化,教學課程也需要進行調整,如果要做到像達內課程一樣,半年調整一次,一年升級一次,需要有非常強大的快速應對機制。
  從實際情況來看,如果僅僅憑藉高校自身進行轉型改革,是非常困難與漫長的事情。因此,大學需要更多像達內這樣的校企合作伙伴,有成熟的方案,有實際的經驗,有豐富的師資,有緊密合作的企業,還有多元化的就業渠道等。達內多年的耕耘建立了一大批院校穩定合作的關係,獲得了在高校界良好的口碑美譽度,僅以江蘇為例,就有超過1000名學生通過達內實訓成功走向工作崗位,在學生群體中形成了很好的口碑,並得到很好的延續。大量的IT企業也對經過達內培訓的學生有很高的認可度,在社會上形成明顯的經濟效益和品牌口碑。
  達內校企合作三方共贏
  達內與高校合建的專業課程體系,建立在企業所要求的知識結構基礎上,確保學生得到足夠的校內外實訓、實習時間,強化實踐能力、工程能力、實用外語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利用達內的先進課程模塊,嵌入專業課程體系,實現優勢互補。在實訓實習上,建設實訓實習基地,為學生實訓和頂崗實習提供良好的條件和環境。按照企業規範進行工程化培訓和項目訓練,使學生在熟練掌握軟件工程化開發的同時,以最短的時間融入到企業的開發項目團隊中去。此外,達內還積極組織講師參與高校人才培養計劃制定、實訓指導、專業課程教學等,讓高校老師定期得到企業實踐和項目內容培訓。
  對高校來說,達內的校企合作可以引進國際一流企業,進行產學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改革與探索,不但優化了學校現有的課程體系,豐富的實戰案例與項目充實與課程內容,而且增強高等院校計算機相關學科教學實力,彌補缺乏應用性、實戰性及更新的不足。達內以自己擁有的國際國內技術專家、工程師作為實戰師資的補充,可以大幅度提高傳統高校教師實踐教學的實際操作經驗。經過達內培訓後,高校可以提高學生專業對口就業率,提升學生的就業層次及薪資水平,獲得滿意的學生就業率與就業質量,從而提高學院的品牌影響力與綜合影響力。
  對學生的益處也是相當明顯:學生可以通過達內平臺,學習國際頂尖IT技術,全面提高自身軟件開發技術方面動手能力,增加技術應用能力與工程能力,而且能夠獲得與企業實戰工程師進行項目短訓的難得機會,獲得國際國內的權威認證證書,學生畢業不再是失業,而是成功實現從校園到企業的無縫高薪就業,走出踏入社會的堅實腳步。
  達內的校企合作鼓勵在校生參加實訓課程,從而提高學生就業的品質和質量,如果學生從大三開始進入實訓課程,到大四畢業就可以順利簽約了。隨著大學教育改革推進,達內和大學共建專業,共建課程方向,共享師資,聯合培養人才成為高校改革的一種潮流。校企合作是對高校教育改革有效的嘗試,經過達內多年的探索,已經成為一條快速讓學生掌握技能、適應社會需求、零距離對接企業崗位的便捷通道,實現了高校、學生和企業三方受益,多方共贏的顯著效益。
  來源:江蘇熱線【打印】【頂部】【關閉】
     (原標題:高校改革側重技能培養 達內助力江蘇六所高校轉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jhva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