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7時,石室中學校長田間走進東怡社區,1個半小時的講座里,田間從家庭教育的理念、問題談起,以一個個務實的解決方案結束,用他教學和管理經驗中積累的很多鮮活的故事和案例,教會了家長們如何做更好的父母。講座結束,家長們自發地報以雷鳴般的掌聲,田間更被數十位家長團團圍住,繼續討教教育方法。更有多位家長追著討要田校長講座的PPT。面對家長們的熱情,田間表示,今日他會把他講座的全部資料放在石室中學官方網站上http://www.cdshishi.net,方便家長們下載。
  講座地點:
  錦江區東怡社區
  開講名師:
  田間
  成都石室中學校長、成都石室中學教育集團管委會主任,四川省特級教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中小學教育專家培養對象,成都市特級教師,成都市學科帶頭人,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
  給家長的書單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尹建莉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李躍兒
  ■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美]海姆.G.吉諾特
  ■《愛的藝術》[美]弗洛姆
  ■《兒童的人格教育》[奧]阿德勒
  孩子要我陪做作業
  初二孩子難做計劃
  老師罵人傷了孩子
  怎麼辦?
  家長:我孩子明年就要升入高中,他做作業都是我陪著做,我該不該放手?
  田間:我認為小孩的行為習慣還是要逐漸放手,你可以目標管理,比如幾點把作業做完。這個放手也要逐漸,不是全部放手,做完你檢查作業就可以了。
  家長:您剛纔提到要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我小孩初二,作業特別多,我覺得根本沒有時間做計劃並實施。
  田間:我認為初二的學習計劃可以這樣做,不管哪個小孩,每天必須花20分鐘左右學習語文和英語。高考制度改革之後,語數外的比重會更重。第二可以把周末的時間用好,比如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散步,什麼時候學習。如果學校任務很重,可以不考慮學習計劃。
  家長:小孩回來講老師有時候罵人,他覺得很傷自尊。我們該如何處理?
  田間:老師也是人,他可能恨鐵不成鋼,而小孩在這個時候是很敏感的。我覺得家長要跟老師主動溝通這方面的問題,溝通好之後,老師將來就會逐漸顧及。此外,家長應該教小孩大氣一些,不經歷風雨怎麼成大樹。
  有效教育
  在孩子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對無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對積極的權威型父母。在孩子1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對消極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嚴後松,無效的教育是先松後嚴。
  家校溝通
  如何與老師溝通?田間認為也有“門道”。首先,需要瞭解老師的人品、性格、脾氣、能力,再有針對性地和老師交流;其次,要主動與老師進行交流,不能始終處於等待的被動狀態;還要做到無論何種身份、職務、學歷,都要與老師平等對話。
  何時溝通
  在初始年級比如初一、高一或剛更換老師時,需要主動提供孩子的“全息圖”;在孩子表現出異常時要主動去學校進行溝通;與老師溝通時,家長要著眼於成長而非成績。
  孩子不愛學習?
  好的家庭教育,要從確立目標開始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講座開始,田間先拋出這個觀點。長期和孩子打交道,他發現,一般情況下,如果孩子很自卑、懦弱,那麼父母可能就是這樣的;如果孩子喜歡暴力或者奴性十足,一定是有一個喜歡打罵的家長;孩子不愛學習,普遍情況是家長也不愛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那麼重要。作為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家長們的教育至關重要。然而,在目前看來,初高中家長們普遍面對的家庭教育問題是:缺乏目標意識和目標引導。
  目標對人的成長有多重要?田間用哈佛大學曾做過的一個實驗來說明。研究人員對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差不多的年輕人跟蹤了25年。25年之前,他們中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短期目標,3%的人有長期目標。25年後,3%的人他們一直朝著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那些10%的人有短期目標,大多數都能成為中產階級。占60%的模糊目標者幾乎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剩下的27%沒有目標的人群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經常抱怨社會,抱怨他人,抱怨世界。
  而對學生而言,他認為,進入高中後,孩子應該有一個清晰的學習目標:“三年後希望進入什麼大學”、“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目標確定後,老師和家長再給孩子恰當的學習指導:第一,要孩子明確學習的目的更多的是改變自我。第二是時間管理,一定要有精細的時間安排表。第三是自我糾錯。指導孩子學會進行自我總結與糾錯,在糾錯與反思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每次考試的錯題收集一下。知識越學越多,錯題越來越少,興趣越來越足。第四,心理健康。教給孩子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學會處理學業或生活上遇到的壓力,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第五,學校生活。指導孩子積極調整自己,儘快適應新學校的生活,學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第六,衛生保健,讓孩子學會保持身體健康的方法、確保人身安全的方法、培養均衡的飲食習慣。
  孩子愛玩手機?
  不如跟孩子簽訂“手機使用協議”
  如何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田間認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五要、五先、五會、五心、六到”。
  “五要”是要圍繞老師講述展開聯想,要理清教材文字敘述思路,要聽出教師講述的重點難點,要跨越聽課的學習障礙,不受干擾,要在理解基礎上簡明扼要地做筆記。
  “五先”則包括先預習後聽課,先嘗試回憶後看書,先看書後做作業,先理解後記憶,先知識整理後入眠。
  “五會”是指會制定學習計劃、會利用時間充分學習、會進行學習小結、會提出問題討論學習、會閱讀參考資料擴展學習。
  “五心”包括決心、信心、專心、耐心、虛心。玩的東西很容易傳染,一定要能夠抵抗外界誘惑的干擾。
  “六到”是指心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足到。
  但對於這些理念的東西,家長們往往操作起來還是犯難。手機使用,早戀問題,沉溺游戲……這是初高中家長們普遍容易遇到的家庭教育問題。如何讓孩子拒絕這些誘惑?田間的經驗是先要培養起孩子的規則意識和契約精神。
  他認為,在處理這些問題時,疏比堵更有效,要讓孩子認識到人在哪個年齡段該做什麼事情,主要精力放在哪個地方。他以一位美國媽媽給孩子簽訂的一份“手機使用約定”為例,講述了一種有效的處理方式。
  這位媽媽在交給自己13歲兒子一部手機時,也同時附上了一份合約,要求兒子簽字。合約上寫明“手機密碼必須讓我知道”“周一到周五晚上7點30分,周末晚上9點,準時把手機交給我或你爸爸,我們會把手機關機,到第二天早上7點30分開機”“如果手機掉進廁所,摔到地上,或不翼而飛,你得承擔更換零件的費用或負責維修,你可以修剪草坪、替別人看孩子或者把一部分生日禮金存起來,這樣的事難免發生,你應當做好準備”“遠離色情內容,用手機上網時,只能搜索和瀏覽那些可以坦然與我分享的信息”等近20條約定。如果沒有遵守以上約定就終止其對手機的所有權。
  孩子換了老師?
  要主動給新老師
  提供孩子的“全息圖”
  在田間看來,家庭教育還必須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而這就需要家長學會與老師有效地溝通。
  他認為,與老師溝通的時候,家長要著眼於成長而非成績,要更多關註成績之外的東西,如孩子的心理、孩子的交友、孩子的理想、孩子的興趣等,從鼓勵角度講,這些也是決定孩子成績的隱形因素。
  其次,在初始年級如初一、高一,或剛剛更換老師時,家長需要主動給老師提供一個孩子的“全息圖”。要讓老師瞭解孩子在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以學習為例,包括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科發展等狀況都要清楚地告知老師。
  其三,在孩子表現出異常時要主動去學校與老師進行溝通。孩子的狀態好時,可雙方同時對孩子進行肯定、鼓勵,促使其繼續進步;狀態差時,可與老師共同查找原因、分析問題、尋找策略、積極應對,避免事態嚴重化。
  如何與老師溝通,田間認為這其中也有“門道”。首先,家長需要瞭解老師的人品、性格、脾氣、能力後,再有針對性地和老師交流孩子的教育問題,其次,家長要主動與老師進行交流,一定不能始終處於等待的被動狀態。此外,還要做到無論何種身份、職務、學歷,都要與老師平等對話。
  田間認為“溫和而嚴格”是最恰當的教育。在孩子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對無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對積極的權威型父母。在孩子1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對消極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嚴後松,無效的教育是先松後嚴。一流的家長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長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敗,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
  此外,他建議家長應儘量減少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和信息,“他們這個年齡如果把整個社會都看透了,他們的上進心和後續發展,他們追求更高目標的精神動力肯定就不足。我們有時候生活不如意,可能有時候經歷不順利,接觸的身邊人和朋友也不那麼讓人滿意。但是要相信社會的未來比現在好,小孩的明天比我們現在好,最終能走多遠還是要看小孩自身的修養和能力”。
  成都商報記者 汪玲 攝影記者 郭廣宇  (原標題:最恰當的教育:溫和而嚴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jhva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